5月12日至14日,紫金奖·第四届中国(南京)大学生设计展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。全国近200所高校、超3万件设计佳作、超2万平米展厅,这是一场全国最具活力的00后设计新秀的盛大嘉年华。
韵味十足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交融
江苏师范大学以"楚风汉韵 烁古耀今"为主题,展出了上百件设计作品,有温润含蓄的漆器,独具匠心的编织,设计精美的布艺,还有憨掬可爱的陶塑。
【资料图】
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学生陈梦醒介绍,“同学们的作品虽然不敢说是标新立异,但是在创新上也是别具一格的,楚汉遗风在这里被演绎得风生水起。我相信大家在这里观赏的时候,既可以领略到历史文化的风骨,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”
苏州大学的插画设计作品《莫断砖行》,从中国传统的画像砖上提取纹样,转化成众多卡通人物,再进行组合设计,衍生出 IP 形象、文创周边以及实用器物等产品。
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武源认为,“一个是要和技术结合,第二是和现在的审美语言、审美语境相结合,特别是我们家居环境、生活环境,包括应用物料等等。比如说这一组作品《莫断砖行》,我们就选用了3D打印,结合手绘、波普风格几种语言,把我们当代的语境融合以前的文化,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化设计。”
常熟理工学院的《万物这源》《蒹葭》《川融记》等系列服装设计作品,从中国画中获得灵感,提取其中的水墨、色调等元素,通过传统扎染、提花等技艺,融合进现代服饰。
“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,让他掌握这种传统文化的知识,把这种传统文化和现在的服装设计来进行交流碰撞,从而达到一个创新设计的目的。”常熟理工学院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振伟说。
萌新出击 诠释孩子心中最美的样子
今年的大学生设计展特别开辟了萌新展区,来自江苏7所艺术氛围浓郁的中学,展示了"05后"小设计师 脑洞大开、创意无限的设计。
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美术老师林芮安介绍,“墙上挂的是我们普通班的流体画作品,流体画就是利用特有的颜料,然后利用颜料之间,在画面上相互流淌、融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,我们经过课程的开设,主要是想提高同学们在生活当中发现美、创造美的能力。”
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以"让美像空气一样存在"为主题,从小学到高中,分区布展。儿童装饰画、扎染、泥塑、纸塑、文创设计等作品,诠释了孩子心中美的样子。
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艺术老师董海琪表示,“中小学生他们主要的目标,是感受美、发现美,所以他们从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灵感和素材,往往有时候成人会想不到的,所以说经常会做出一些让我觉得比较特殊的,或者脑洞大开的一些作品。”
好评如潮 一场最具活力的艺术设计嘉年华
创意,让青春更美好。本届设计展广泛动员全国艺术设计院校和专业的青年学子,聚焦自然与社会、生态修复、可持续发展、文脉传承等方面,展开深入思考与设计创作,推动文化传承与时代元素相融合。
“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讲,眼界方面得到了更好的提高。现场整个的展陈设计非常新颖,而且能把数字化的技术,融汇到这次设计展中,更体现出我们大学生设计展的,一种技术和艺术的相融合。”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环境艺术工程系主任陈鑫说。
“今年的规模尤其大,今年我们已经有450件以上的作品参赛,其它学校也都是,作品种类也好,数量也好,逐年在提高。大家都在用心地思考,而且结合当今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需求,产生了许多的作品。也对我们学生的培养,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。”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黄海波告诉记者。
如今,紫金奖·中国(南京)大学生设计展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、最具影响的大学生创意设计盛会,为全国高校展示美育教学最新成果,提供了高品质平台。
“大学生设计展是我们鲁迅美术学院非常重视的展赛,每年都精心组织策划,力求在学生中优中选优,精选出优秀作品,激发学生参与度。这个展览我们以后还会继续参加。”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林说。
“现场氛围特别好,展现了各校设计的实力,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,我想对学生来说,是一个宝贵的财富。艺术设计学科主要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,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,在这种氛围内,对他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。”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王栋告诉记者。
本届大学生设计展突出扎根时代生活,弘扬中华美育精神,以艺术赋能美好生活,用创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让观众在沉浸式、互动性、趣味性观展中,收获了更多美的灵感、美的发现。
“我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,这次在这么大的平台上,看到200所高校的设计展示,收获很大,让我开阔了眼界,对我未来的作品设计有很大启发。” 观展大学生苑雅淇说。
无锡市民张女士特意从无锡带孩子来观展,“因为小朋友平时喜欢画画,所以南京有一个这么大的展,带她过来熏陶一下,感觉还蛮震撼的。”
(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/徐华峰 沈一秀 仇煜 史斌燕 编辑/高若婷)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