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,改编自曾获世界科幻协会“雨果奖”最佳长篇小说奖的同名作品——《三体》,相信不少读者都是这部小说的资深粉,也都在追这部剧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最新的几集里,男主人公、国家纳米项目负责人汪某发现,自己的眼前一直闪现出一组不断跳动、不断倒数的数字,而且不论看什么、看多久,睁眼还是闭眼,这组数字都挥之不去。
无奈之下,他选择去看医生,但在剧中,医生却告诉他这只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——“飞蚊症”,而且并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,甚至建议其去看精神科——这让汪某更加痛苦了。
相信看过小说原著的读者都知道,这当然不是“飞蚊症”(不要剧透哟!),但在现实生活中,“飞蚊症”到底是什么?有“飞蚊症”的人有什么症状?“飞蚊症”能治好吗?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。
飞蚊症,顾名思义,就是总是看到一只类似“蚊子”的小黑点在眼前飞来飞去。
这些小黑影可以是点状、线状或者絮状,在看向一个明亮的、空白的或者纯色的地方(比如蓝天、白墙等)时,可能会更加明显。
而当你集中注意力,盯紧一个小黑点,决心要把它看清时,却发现它跟着眼珠转动,怎么也看不清。
事实上,这些飞来飞去的东西,既不是蚊子,也不是什么错觉、幻觉,而是——你的眼球真的生!病!了!
(飞蚊症患者眼中可能出现的情况。图片来源:网络)
本质上说,飞蚊症就是眼球中玻璃体的混浊。而“飞蚊”,就是玻璃体中的混浊物在视网膜上的投影。
我们可以把眼球想象成一个充满液体的球型果冻,即“玻璃体”。
正常情况下,这个玻璃体是由99%的水和1%的胶原蛋白、玻璃酸钠、硫酸软骨素、氨基葡萄糖等物质组成,十分“Q弹”且透明。
当光线透过瞳孔进入眼睛,聚焦后,穿过玻璃体,就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影像。视网膜上的视神经再把影像传输到大脑,我们就看见了东西。
(图片来源:Mayo Clinic)
但是,如果因为一些生理或者病理的原因,导致了上面各种物质的降解、耗损(叫做“玻璃体液化”),从而形成了各种形状的漂浮物,那么玻璃体就会变混浊。
这些原因包括:
1.生理因素
随着年龄的增长,眼部逐渐老化,玻璃体的代谢变慢,并发生氧化反应,“果冻”逐渐“液化”为水分,并流失,导致透明质酸降解为代谢废物,出现混浊。
玻璃体在4岁时就开始液化,14至18岁时液化了20%,到了70岁以后,玻璃体液化则能达到50%[1]——这是不是很像脸部胶原蛋白的流失!
特别提醒:熬夜和用眼过度,也会加重飞蚊症的症状哦!
2.近视相关病变
近视也可能会让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出现飞蚊症。
当眼睛高度近视 (600度以上)时,眼球前后的距离变长、变形,会拉扯或挤压玻璃体的纤维支架,加速其变形,导致玻璃体液化,出现飞蚊症[2]。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,发生眼底病变的风险也会升高,而飞蚊症的症状变化对眼底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。
3.其他病理性因素
当眼睛发生各种炎症(比如葡萄膜炎)时,一些炎症物质(如小分子蛋白等)会从血管中跑出来,溜入玻璃体,造成浑浊。此时我们看到的“飞蚊”是不透明的[3]。
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或者外伤等,都可以引起眼底小血管的破裂出血,使红细胞渗入玻璃体,造成玻璃体,从而引发“飞蚊症”。
一般来说,与年龄和近视相关的玻璃体混浊是缓慢进展的,眼前的黑影也不会一下子出现很多。多数情况下,轻度的、单纯的飞蚊症不需要特别治疗,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好好休息,放松心态,大脑会慢慢地忽略掉这些“小蚊子”。目前暂时也没有任何一种眼药水可以彻底治愈飞蚊症。
但是,如果飞蚊症的症状已经很严重,比如下面三个症状(划重点!):
1.突然出现大量的“飞蚊”
2.固定的黑影遮挡
3.在黑暗环境中转动眼球时,眼前频繁出现亮光划过的“闪电”感
那么可能是玻璃体对视网膜造成了牵拉,甚至出现了视网膜裂孔或者视网膜脱离。
这时,就需要及时去眼科进行眼底检查,必要时进行眼科手术治疗,包括视网膜光凝、玻璃体切除、视网膜复位手术等。
此外,就像《三体》剧中表现的那样,飞蚊症不光影响人的视力和视觉感受,还可能大大影响阅读质量(如看书和看手机)、生活习惯(如开车),甚至可能有增加抑郁、焦虑的风险。
所以,一旦眼前真出现了“飞蚊”,要根据情况及时就医,及时治疗,不可掉以轻心哦!
审稿专家:布娟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
参考文献
1.Lumi X, Hawlina M, Glavač D, Facskó A, Moe MC, Kaarniranta K, Petrovski G. Ageing of the vitreous: From acute onset floaters and flashes to retinal detachment. Ageing Res Rev. 2015 May;21:71-7.
2.李凤鸣, 中华眼科学, 人民卫生出版社.
3.Milston R, Madigan MC, Sebag J. Vitreous floaters: Etiology, diagnostics, and management. Surv Ophthalmol [J]. 2016, 61(2):211-227.
*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
相关阅读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