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冬奥会赛程过半,冬奥健儿在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多次打破奥运会纪录。在网友为运动员们的出色发挥赞叹不已的同时,“冰丝带”创新性地采用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、最环保、最高效的制冰技术,也引起广泛关注。
据悉,“冰丝带”采用的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,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冷剂的ODP(破坏臭氧层潜能值)为0,GWP(全球变暖潜能值)为1,能够缓解温室效应,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,碳排放趋近于零。与传统制冷系统相比,能效提升20%以上,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。二氧化碳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后,还可以提供70摄氏度热水用于生活热水和除湿再生等用途。整套系统不仅十分节能环保,还能确保冰面温差不超过0.5摄氏度,使整个冰面赛道硬度一致,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。集环保、优质为一身的“冰丝带”,不仅令国际奥委会官员特别点赞,许多运动员也由衷地伸出“大拇指”。
“冰丝带”所使用的先进环保技术,实际是北京冬奥会贯彻绿色、科技办奥理念的一个缩影。本届冬奥会新建、改建的7座冰上场馆,共9块冰面,均使用了环保型制冷系统和制冷剂。在最先进技术应用的背后,是北京冬奥组委组织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审慎研究和倾力付出——单是技术方案,就经过十多位院士、国内行业协会顶尖专家、建设代表反复论证。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专家曾表示,中方团队把历届冬奥会速滑馆制冷系统资料翻了个遍,对世界所有制冷剂优劣特点逐一分析,最终拿出了更先进的制冰技术。科学严谨的态度,环保绿色的实践,不仅是希望为世界呈现一届精彩的冬奥会,更是对国际奥委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和推动。
同样值得注意的是,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的26个场馆全部使用“绿电”。所谓“绿电”,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生产电力方式,来源为太阳能、风力、地热等。从2019年6月开始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,北京冬奥场馆预计使用“绿电”4亿度。根据目前核算,北京冬奥会将实现全部碳中和目标,各项低碳环保措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北京冬奥会场馆未来的开放、共享也已有了科学、系统性的安排。以“冰丝带”为例,除了满足一般综合性体育场馆的功能外,内场还可以全部制冰覆盖,形成一块1.2万平方米的巨大冰面,为公众日常大规模的冰上健身提供广阔场地,可以让超过2000名市民同时开展冰上运动。中国已成功实现“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的目标,更将为冬奥会后“冰雪热”延续下去提供有力的环境和场地保障。
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举世瞩目的一场体育盛会,也是观察中国科技创新的一扇窗口。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、坚持开放合作,这是对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,更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带来有益启示。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